降膽固醇大功臣──洋蔥!

吃過生洋蔥的口氣讓人討厭,但可別因噎廢食。常吃洋蔥,可以保護你少受好幾種癌症威脅。
洋蔥被稱為萬靈丹,還有「蔬菜界的皇后」的封號,從糖尿病、女性不孕到呼吸道、腸胃道疾病,都可用洋蔥治療。關鍵因素就在於洋蔥富含的硫代亞硫酸鹽(thiosulfinate)及檞黃素(quercetin)。
硫代亞硫酸鹽被證實可降低糖尿病症狀,並保護心血管疾病。檞黃素具有抗氧化、抗過敏、抗發炎、保護胃潰瘍及結腸癌、食道癌,甚至乳癌。歐洲生化聯盟 (Federation of European Biochemical Societies)的報告更指出,我們人體從洋蔥中吸收檞黃素的速度,比從蘋果或茶中要快3倍以上。
預防骨質疏鬆
刊登在《自然(Nature)》期刊中的研究報告指出,洋蔥是最能夠防止骨質流失的蔬菜,它的效果,甚至比骨質疏鬆症治療藥品「抑鈣激素(calcitonin)」還要好。經由老鼠的實驗發現,每天吃1.5公克的洋蔥,骨質流失的速率減少了25%,而且在短短12小時內就看到成效。
但如果想要利用洋蔥預防骨質疏鬆症,研究人員認為可能要每天吃上200~300克的洋蔥,也就是將近1~2顆才行。
預防膽固醇過高
哈佛醫學院心臟科教授格爾威治(Victor Gurewich)博士指出,每天生吃半個洋蔥,或喝等量的洋蔥汁,平均可增加心臟病人約30%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含量。不過格爾威治以自己的實驗認為,洋蔥不要煮得過熟,才能發揮效果。
對抗哮喘
洋蔥含有至少3種抗發炎的天然化學物質,可以治療哮喘。根據德國的研究,洋蔥可以使哮喘的發作機率降低一半左右。
有助脂肪代謝
格爾威治的實驗也發現,洋蔥還能阻止血小板凝結,並加速血液凝塊溶解。所以,當你享用高脂肪食物例如牛排時,最好能搭配些許洋蔥,將有助於抵銷高脂肪食物引起的血液凝塊。
中醫也有相關說法。洋蔥辛溫,走肺經、脾胃與肝。壢新醫院中醫部主任陳威達提到,洋蔥尤其對肝臟代謝有不錯的功效,有助降血脂。
這樣選,最安心!
1.重量愈重愈好,表示它水分比較飽滿。
2.可以挑選紫色或黃色的洋蔥。美國農業部基因學家與威斯康辛大學園藝學教授哈維(Michael Havey)解釋,顏色愈鮮豔,表示其中所含硫代亞硫酸鹽愈多,「而且熱會使硫代亞硫酸鹽流失,最好能生吃洋蔥,或快速烹煮即可」。
切洋蔥不流淚的方法
切洋蔥之所以會流眼淚,是因為當你破壞洋蔥的細胞時,它會釋放出一種可生成propanethial sulfoxide氣體的酶,當這個氣體與眼淚接觸後,會產生硫磺酸,大腦便會告訴淚腺要分泌淚液,設法將硫磺酸沖掉。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園藝學教授高曼(Irwin Goldman)表示,這種酶主要集中在洋蔥根部,因此想要減少流淚,有很多方法:
1.愈晚切洋蔥根部,愈有效延緩淚腺受刺激。
2.切洋蔥前先放入冰箱冷凍一會,能把刺激作用降到最小。
3.日本的研究發現,將洋蔥對切成兩半,再放入微波爐微波2~3分鐘,既減少流淚,也可快速去外皮。但做生菜沙拉時不適用。
4.將洋蔥泡在冷水中切。
如何去除洋蔥辛辣味?
1.將切好的洋蔥絲,以冰開水浸泡成透明狀。
2.將切好的洋蔥絲放在流水下沖10~20分鐘。
硫代亞硫酸鹽被證實可降低糖尿病症狀,並保護心血管疾病。檞黃素具有抗氧化、抗過敏、抗發炎、保護胃潰瘍及結腸癌、食道癌,甚至乳癌。歐洲生化聯盟 (Federation of European Biochemical Societies)的報告更指出,我們人體從洋蔥中吸收檞黃素的速度,比從蘋果或茶中要快3倍以上。
預防骨質疏鬆
刊登在《自然(Nature)》期刊中的研究報告指出,洋蔥是最能夠防止骨質流失的蔬菜,它的效果,甚至比骨質疏鬆症治療藥品「抑鈣激素(calcitonin)」還要好。經由老鼠的實驗發現,每天吃1.5公克的洋蔥,骨質流失的速率減少了25%,而且在短短12小時內就看到成效。
但如果想要利用洋蔥預防骨質疏鬆症,研究人員認為可能要每天吃上200~300克的洋蔥,也就是將近1~2顆才行。
預防膽固醇過高
哈佛醫學院心臟科教授格爾威治(Victor Gurewich)博士指出,每天生吃半個洋蔥,或喝等量的洋蔥汁,平均可增加心臟病人約30%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含量。不過格爾威治以自己的實驗認為,洋蔥不要煮得過熟,才能發揮效果。
對抗哮喘
洋蔥含有至少3種抗發炎的天然化學物質,可以治療哮喘。根據德國的研究,洋蔥可以使哮喘的發作機率降低一半左右。
有助脂肪代謝
格爾威治的實驗也發現,洋蔥還能阻止血小板凝結,並加速血液凝塊溶解。所以,當你享用高脂肪食物例如牛排時,最好能搭配些許洋蔥,將有助於抵銷高脂肪食物引起的血液凝塊。
中醫也有相關說法。洋蔥辛溫,走肺經、脾胃與肝。壢新醫院中醫部主任陳威達提到,洋蔥尤其對肝臟代謝有不錯的功效,有助降血脂。
這樣選,最安心!
1.重量愈重愈好,表示它水分比較飽滿。
2.可以挑選紫色或黃色的洋蔥。美國農業部基因學家與威斯康辛大學園藝學教授哈維(Michael Havey)解釋,顏色愈鮮豔,表示其中所含硫代亞硫酸鹽愈多,「而且熱會使硫代亞硫酸鹽流失,最好能生吃洋蔥,或快速烹煮即可」。
切洋蔥不流淚的方法
切洋蔥之所以會流眼淚,是因為當你破壞洋蔥的細胞時,它會釋放出一種可生成propanethial sulfoxide氣體的酶,當這個氣體與眼淚接觸後,會產生硫磺酸,大腦便會告訴淚腺要分泌淚液,設法將硫磺酸沖掉。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園藝學教授高曼(Irwin Goldman)表示,這種酶主要集中在洋蔥根部,因此想要減少流淚,有很多方法:
1.愈晚切洋蔥根部,愈有效延緩淚腺受刺激。
2.切洋蔥前先放入冰箱冷凍一會,能把刺激作用降到最小。
3.日本的研究發現,將洋蔥對切成兩半,再放入微波爐微波2~3分鐘,既減少流淚,也可快速去外皮。但做生菜沙拉時不適用。
4.將洋蔥泡在冷水中切。
如何去除洋蔥辛辣味?
1.將切好的洋蔥絲,以冰開水浸泡成透明狀。
2.將切好的洋蔥絲放在流水下沖10~20分鐘。
每天半顆芭樂排毒保養法

水果含維生素C又稱作抗壞血酸,參與人類許多重要反應,是一種抗氧化極強的物質,可清除壞東西帶來的自由基。
人體長期暴露在不良的環境中,包含化學毒素、劣質油脂、抽菸、喝酒等所產生的自由基,與癌症或老化的發生有關。維生素C又稱作抗壞血酸,它參與人類許多重要反應,是一種抗氧化極強的物質,都可以有效的清除。
常常添加在火腿、香腸中的亞硝胺,就是一種致癌物質,但若你體內有足量維生素C存在,或許可以防止亞硝酸轉化產生亞硝胺。大部分的動物身體可以自行合成維生素C,然而人類卻無法自行合成,必須依賴飲食提供足夠的維生素C。
維生素C存在於蔬菜水果中,特別是芭樂、奇異果、甜椒等含量非常豐富。一般而言,動物性食物及穀類並非良好的來源,要吃到足夠的維生素C很簡單,天天五蔬果即能做到---三份蔬菜(2碗蔬菜)+二份水果(2碗水果)。
由於維生素C是最不穩定的維生素,很容易在加工烹煮過程中流失,一般烹煮會使維生素C含量減少40%,所以最好的來源還是水果及生食的蔬菜。
成人維生素C每日建議量是100毫克,不過研究指出每日200毫克維生素C有最大保健效果,而上限是2000毫克,攝取量在30~200毫克時,吸收率可達70~90%,若劑量超過此一範圍,吸收率會大幅下降,且若攝取過多可能會有腸胃不適、脹氣、胃炎、腹瀉等問題。
維生素C排行榜 TOP 10 水果類/蔬菜類

註:半顆珍珠芭樂就含有200毫克維生素C,達最大保健效果建議量。
*哪些族群最容易缺乏維生素C?
吸煙(氧化壓力增加維生素C的消耗)
服用避孕藥者
喝酒
老人
常常外食的人,水果量攝取不夠
燒傷的病人也需注意應每日額外攝取500~1000毫克維生素C(因需製造許多膠原蛋白以重建組織)。
*怎樣知道你缺乏維生素C?
1個月都沒攝取到足夠維生素C即會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因牙齦的膠原蛋白以及血管的結構不良造成的牙齦腫痛及牙齦出血、皮膚容易瘀血、肌肉痛、疲倦、沮喪等,且傷口不易癒合,另有壞血病,包含皮膚的點狀出血及貧血,虛弱、疲倦、臉色蒼白、呼吸短促、消化不良、流鼻血等症狀。嚴重時會有骨痛、骨折,甚至轉成精神症狀例如憂鬱症(血清素的合成需要C),若都不處理進一步是會致命的。
臨床上有遇過女性病人因1個多月未吃水果,雖每天都有吃到燙青菜2碗但依然出現齒齦腫脹、出血、易瘀青、傷口不易癒合、流鼻血及疲倦症狀,後予以每日500毫克維生素C,1~2天後症狀即解除。
或許有些人會擔心是否較過量的維生素C會有腎結石的疑慮?實際上並不需擔心,高劑量維生素C會稍稍提高腎結石的風險僅限於腎結石體質的人。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轉載自康健雜誌
常常添加在火腿、香腸中的亞硝胺,就是一種致癌物質,但若你體內有足量維生素C存在,或許可以防止亞硝酸轉化產生亞硝胺。大部分的動物身體可以自行合成維生素C,然而人類卻無法自行合成,必須依賴飲食提供足夠的維生素C。
維生素C存在於蔬菜水果中,特別是芭樂、奇異果、甜椒等含量非常豐富。一般而言,動物性食物及穀類並非良好的來源,要吃到足夠的維生素C很簡單,天天五蔬果即能做到---三份蔬菜(2碗蔬菜)+二份水果(2碗水果)。
由於維生素C是最不穩定的維生素,很容易在加工烹煮過程中流失,一般烹煮會使維生素C含量減少40%,所以最好的來源還是水果及生食的蔬菜。
成人維生素C每日建議量是100毫克,不過研究指出每日200毫克維生素C有最大保健效果,而上限是2000毫克,攝取量在30~200毫克時,吸收率可達70~90%,若劑量超過此一範圍,吸收率會大幅下降,且若攝取過多可能會有腸胃不適、脹氣、胃炎、腹瀉等問題。
維生素C排行榜 TOP 10 水果類/蔬菜類

註:半顆珍珠芭樂就含有200毫克維生素C,達最大保健效果建議量。
*哪些族群最容易缺乏維生素C?
吸煙(氧化壓力增加維生素C的消耗)
服用避孕藥者
喝酒
老人
常常外食的人,水果量攝取不夠
燒傷的病人也需注意應每日額外攝取500~1000毫克維生素C(因需製造許多膠原蛋白以重建組織)。
*怎樣知道你缺乏維生素C?
1個月都沒攝取到足夠維生素C即會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因牙齦的膠原蛋白以及血管的結構不良造成的牙齦腫痛及牙齦出血、皮膚容易瘀血、肌肉痛、疲倦、沮喪等,且傷口不易癒合,另有壞血病,包含皮膚的點狀出血及貧血,虛弱、疲倦、臉色蒼白、呼吸短促、消化不良、流鼻血等症狀。嚴重時會有骨痛、骨折,甚至轉成精神症狀例如憂鬱症(血清素的合成需要C),若都不處理進一步是會致命的。
臨床上有遇過女性病人因1個多月未吃水果,雖每天都有吃到燙青菜2碗但依然出現齒齦腫脹、出血、易瘀青、傷口不易癒合、流鼻血及疲倦症狀,後予以每日500毫克維生素C,1~2天後症狀即解除。
或許有些人會擔心是否較過量的維生素C會有腎結石的疑慮?實際上並不需擔心,高劑量維生素C會稍稍提高腎結石的風險僅限於腎結石體質的人。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轉載自康健雜誌
破解食用菠菜豆腐湯造成腎結石之迷思
蔡瓊滿營養師 行政院衛生署胸腔病院
網路盛傳:菠菜含有大量草酸,一旦遇到鈣,會形成不溶於水的草酸鈣。所以「菠 菜豆腐湯」這道家常菜,不只不利人體吸收豆腐裡的鈣,還會形成結石,有害胃 腸消化,不能放在一起煮。這是正確的觀念嗎??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觀念;由於腎結石分許多類型,其中一型成因為草酸鈣結石, 一般民眾會誤以為菠菜加豆腐會導致結石的原因便是因為菠菜含草酸,豆腐含 鈣,遂將兩者共同食用聯想成會形成草酸鈣結石,事實不然。
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適量的鈣質攝取反而是有助於預防結石形成,因為鈣質的 確可在腸道中與草酸結合,形成不溶性且無法吸收的草酸鈣,再由糞便中排出, 因而可減少草酸的吸收。如果飲食中鈣質攝取不足,會使小腸草酸吸收量增加, 經由腎臟處理與尿液排泄的草酸濃度上升,更容易提高罹患草酸鈣結石的機率。 所以「菠菜豆腐湯」非但不是造成結石的禁忌飲食,反而是預防結石的「絕配」, 因為豆腐中的鈣,會使菠菜這種高草酸含量食物中的草酸不被人體過度吸收,反 而可以預防罹患腎結石的機會。
以下提供幾點預防腎結石的方法以茲參考:多喝水(每日多於 3000 ㏄)攝取富 含檸檬酸的食物(例如:檸檬)避免高蛋白飲食(適宜食用量為每日 0.8-1 公克/ 每公斤體重)降低鈉攝取量(每日少於 2-3 公克)避免一餐中大量攝取高草酸 含量食物(例如:波菜、甜菜、巧克力、麥麩等)避免服用高劑量維生素 C(適 宜食用量為少於 1000 mg/天)攝取足量的鈣質(每日約 800-1000 毫克),並將 每日應攝取總鈣量分配在三餐中。若能遵守以上幾項飲食原則,應可有效預防腎 結石的發生並維持身體永續健康。
菠菜+豆腐 別怕尿路結石
【聯合報/張靜芬/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每當菜單上出現了這道名菜──「菠菜豆腐湯」,大家都要懷疑豆腐和菠菜一起吃會結石呀!其實,鈣質和菠菜的草酸一旦在腸子裡混合了,形成結晶,就不會被吸收,反而會從大便排出去,既然到不了血液和尿液,就沒有機會形成尿路結石了。
尿路結石形成的原因很多,所要注意的飲食禁忌當然也不一樣。然而,要澄清的是,結石和體質有密切相關。一般的健康人,飲食內容如何並不會引起結石;只有對於具有結石體質的人,才需要進一步採用飲食控制。依其結石的成因及成分做相關的飲食調整,才能收到預防結石的效果。
多數的結石成分都含有鈣質,但主因並非吃太多鈣質,而是水喝太少。因為水分喝的不夠或是流汗太多,使腎臟所形成的尿量不夠,就無法稀釋那些可能形成結石的物質(鈣、草酸、尿酸、細菌)。那應該喝多少水呢?就是要喝足讓腎臟能製造2,000毫升以上的尿量才夠。而且,我們每天還會從皮膚散失約700毫升的汗水,若在大太陽下汗流浹背的工作,汗水可能多達1,500毫升。每天的飲水量若是能夠達到3,000~4,000毫升才是最理想。
另外,維生素D可以促進小腸對鈣質的吸收,攝取過多維生素D會升高血鈣,身體為了平衡,將鈣從尿液排出,因此尿鈣增加就增加鈣結石的機會。維生素C在體內利用後會轉變成草酸排出,大量的維尿液維生素C增加草酸鈣結石的機會。所以,服用維生素或礦物質最好在安全的範圍。
喝茶、喝咖啡算是多喝水嗎?對於草酸鈣結石患者而言,茶類、咖啡、碳酸飲料等都是含草酸高的食物,吃多了不利病情,應該要避免濃茶、濃咖啡。至於磷酸鈣結石患者則要少吃高磷的食物。尿酸來自核酸物質──普林的代謝物,高普林的食物會增加尿酸結石的機會如海水魚、小魚干、沙丁魚、內臟、肉汁、香菇、蘆筍、豆類、酵母、干貝、蛤蜊、草蝦、紫菜。
食物並不會改變體質的酸鹼,因為身體會藉由呼吸系統和泌尿系統將過酸或過鹼排出體外,以保持血液酸鹼值的衡定。食物不會影響血液的酸鹼,卻會影響尿液的酸鹼值。
易患結石的人,除了是感染性結石,建議採酸性飲食,例如:喝蔓越莓汁,來增加尿的酸性以降低尿路感染的機會,否則,還是以鹼性飲食較能預防結石的再發生。
訂閱:
文章 (Atom)